武则天专制擅权引起天下人不满!一代文豪骆宾王谱写“讨武氏檄”!
弘道元年(683年)十二月,唐高宗在凄凉的寝宫中一命归天,高宗一去世,大权完全落在了武则天的手里,李显不久即帝位,即唐中宗。中宗诚然当上了天子,但军国大事都得听母后裁决。中宗想提拔岳父玄系为侍中,触怒武则天,终于被则天皇后找了个借口夺了帝位,废为庐陵王,另破李旦为皇帝,即唐睿宗。睿宗要比中宗聪明一些。既然母后不让他临朝制,他也就乖乖的不去。这样或者可能罢黜灾祸,享受自已福禄武则天的荒淫跋扈,武氏家族的跋扈专横,引起了一些的不满。随着武则天篡唐的野心日渐袒露后,那些自命为李电王朝的忠臣们便不再沉默了,要打出旗号为李唐王朝出一恶气,争回一点体面,但谁也不会想到首先揭竿而起,反对武则天独裁专权的竟是一些潦倒的儒生文人。
武则天上登上皇后宝座之后,政治野心始终裸露,朝中大事小事都要过问。而唐高宗性格儒弱,堂堂的一国之君落入了女人的手里,倒在了武则天的石榴裙下,终于把权力让给了武则天,号称“二圣”。跟着权利的一直膨胀,武则天已不把高宗放在眼里,她大肆任用武氏宗亲,对皇亲李姓大肆杀戮,对效忠于李唐王朝的老臣大将想贬则贬,想杀则杀,眼看着李唐王朝的这艘大船霎时间就要在波涛汹涌的大海里倾覆。高宗看到了,但他已病入膏肓,无力挽救;大臣看到了,但畏于武则天的淫威,敢怒而不敢言。
这批潦倒的文人当中,有徐敬业唐之奇骆宾王、杜仁徐敬魏思温等这些人皆因得罪了武则天,被武则天板官或流放,从繁华的京城赶到了千里之外的扬州当这些人在扬州碰面之后,心中的忧郁跟不快在酒桌上化为乌有。他们认为当今皇帝被囚,武后专权乱国,如果趁此机汇聚众起事,打着反对武则天的旗帜,以匡复李唐王朝为己任,定会争取人们的同情跟支持,大事也就定能成功。事件就这么简单,多少句话便酿成了一件惊心动魄的盘算若当年李渊在此,也要为此而汗颜。之后他们派人到江都,矫语称扬州长史叛乱发兵杀了扬州长史陈敬之,又用同样手段杀了扬州酋长冯子敬。之后纠集了十多少万人于扬州徐敬业自任扬州大都督,发布告示,以匡复李唐王朝为名,在扬州起兵与武则本性庭抗礼。